跳转至

酶与酶促反应

酶抑制剂及其原理

酶抑制剂概述

以下部分内容由 DeepSeek 生成,经 GPT-4.1 审核。

抑制机制在药物设计和生物化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。

  • 竞争性抑制剂通过竞争活性位点来降低酶活性。

  • 非竞争性抑制剂通过改变酶的构象来降低活性。

  • 反竞争性抑制剂优先结合到酶-底物复合物。

  • 自杀性抑制剂通过共价结合永久失活酶。

  • 混合抑制剂则同时影响游离酶和复合物。

米氏常数(Km)的含义是酶促反应达最大速度(Vm)一半时的底物的浓度。

竞争性抑制剂

竞争性抑制剂通常与底物具有相似的结构(高度相似、三维结构相似或与酶催化过程中底物的过渡态结构相似),能够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(与底物竞争同一活性位点),从而阻止底物与酶的结合。

作用原理:

  1. 抑制剂与游离酶结合,但不能与酶-底物复合物结合。

  2. 增加底物浓度可以解除抑制,因为高浓度底物会占据更多的活性位点,减少抑制剂的影响。

  3. 动力学参数表现为 Km 值增大(底物亲和力降低),而 Vm 保持不变。

竞争性抑制剂在药物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
  • 基于结构的设计:由于竞争性抑制剂通常与已知的结合位点结合,这有利于基于结构的设计方法。这种方法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来预测和优化抑制剂的结构。

  • 高亲和力要求:为了有效抑制酶活性,竞争性抑制剂需要具有非常高的亲和力。然而,小分子抑制剂往往难以达到这种效果。

  • 替代配体的可能性:由于竞争性抑制剂与原始配体结合位点相同,它们可能会诱发与原始配体相同的效果。

非竞争性抑制剂

非竞争性抑制剂不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,而是与酶的其他部位(如异构化位点)结合,导致酶的构象发生变化,从而降低酶的活性。

作用原理:

  1. 抑制剂与游离酶结合,也可以与酶-底物复合物结合。

  2. 增加底物浓度无法解除抑制,因为抑制剂的作用不依赖于底物的存在。

  3. 动力学参数表现为 Km 值不变,而 Vm 降低。

氰化物通过非竞争性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,阻断呼吸链导致细胞窒息。

反竞争性抑制剂

反竞争性抑制剂只与酶-底物复合物结合,而不与游离酶结合。这种抑制剂通常与底物结构不同,但能够结合到酶-底物复合物的不同部位。

作用原理:

  1. 抑制剂优先结合到酶-底物复合物,导致复合物失活。

  2. 动力学参数表现为 Km 值降低(底物亲和力增加),而 Vm 降低。

在实际应用中,反竞争性抑制剂的例子包括氰化物对芳香基硫酸酯酶的抑制。

自杀性抑制剂

自杀性抑制剂是一类不可逆的抑制剂,它们通过与酶的活性中心形成共价键而永久失活。这类抑制剂通常含有亲电基团,能够攻击酶活性中心的必需基团。

作用原理:

  1. 抑制剂与酶活性中心的必需基团发生共价反应,导致酶永久失活。

  2. 由于是不可逆结合,增加底物浓度无法解除抑制。

青霉素:青霉素通过与细菌转肽酶的活性中心结合,形成稳定的共价复合物,导致转肽酶失活。这种机制使得细菌无法正常合成细胞壁,从而影响其生长和分裂。别嘌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,治疗痛风。

混合抑制剂

混合抑制剂可以同时与游离酶和酶-底物复合物结合,其作用机制介于竞争性和非竞争性之间。

作用原理:

  1. 抑制剂可以与游离酶结合,也可以与酶-底物复合物结合。

  2. 动力学参数表现为 Km 和 Vm 均受影响,具体取决于抑制剂与游离酶和复合物的亲和力。

酶抑制剂药物

磺胺类药物:

  • 作用机制:磺胺类药物与对氨基苯甲酸结构相似,能够作为细菌二氢叶酸合成酶的竞争性抑制剂,阻断其二氢叶酸的合成,进而抑制四氢叶酸和核苷酸的合成,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。

  • 临床应用:磺胺类药物常用于治疗由敏感细菌引起的感染,如尿路感染、呼吸道感染等。由于人体可以直接利用食物中的叶酸,而细菌不能利用外源的叶酸,因此对磺胺类药物敏感。

甲氨蝶呤(Methotrexate):

  • 作用机制:甲氨蝶呤是二氢叶酸还原酶的竞争性抑制剂,该酶在细菌和癌细胞的 DNA 合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。通过抑制该酶,甲氨蝶呤可以阻止这些细胞的生长和增殖。

  • 临床应用:甲氨蝶呤常用于治疗某些类型的癌症,如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某些实体瘤。

他汀类药物(Statins):

  • 作用机制:他汀类药物是 HMG-CoA 还原酶的竞争性抑制剂,该酶在肝脏中催化胆固醇的合成。通过抑制该酶,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,从而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。

  • 临床应用:他汀类药物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高胆固醇血症,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。

ACE 抑制剂(如培哚普利、福辛普利):

  • 作用机制:ACE 抑制剂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竞争性抑制剂,通过抑制该酶,可以阻止血管紧张素 II 的生成,从而降低血压。
  • 临床应用:ACE 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心力衰竭。

双硫仑(Disulfiram):

  • 作用机制:双硫仑是乙醛脱氢酶的竞争性抑制剂,当酒精被摄入时,它会阻止乙醛被转化为乙酰辅酶 A,导致乙醛在体内积累。

  • 临床应用:双硫仑主要用于治疗慢性酒精依赖症。


Page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