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转至

过渡元素概述

铁单质

铁单质的物理性质

固体,铁块为银白色,铁粉为黑色。

常见形式为化合态,游离态存在于陨铁中。

有矿石:黄铁矿(\(\ce{FeS2}\))、赤铁矿(\(\ce{Fe2O3}\))、磁铁矿(\(\ce{Fe3O4}\))、黄铜矿(\(\ce{FeCuS2}\))。

铁单质的化学性质

  • 与氧气反应:

    • 常温:\(\ce{Fe + O2 + H2O -> Fe2O3*xH2O}\)

    • 点燃:\(\ce{3Fe + 2O2 ->[点燃] Fe3O4}\),火星四射。

  • 与酸反应:

    • 与非氧化性酸反应:\(\ce{Fe + 2H+ -> Fe^2+ + H2 ^}\)

    • 与浓硫酸、浓硝酸:钝化(迅速生成 \(\ce{Fe3O4}\) 致密氧化膜,阻止反应继续进行)。

  • 和水反应:

    • \(\ce{3Fe + 4H2O(g) ->[高温] Fe3O4 + 4H2}\)

    • 现象:点燃肥皂泡,发出爆鸣声。

铁的氧化物

  • 与酸反应。

  • 铝热反应:详见铝部分。

\(\ce{FeO}\) \(\ce{Fe2O3}\) \(\ce{Fe3O4}\)
名称 铁红 磁性氧化铁
状态 黑色粉末 红棕色粉末 黑色晶体
用途 色素,使陶釉呈绿色 色素、染料,粉刷墙壁 磁性材料,激光打印机墨粉

氧化亚铁:

  • 碱性氧化物:\(\ce{FeO + 2H+ -> Fe^2+ + H2O}\)

  • 还原性:\(\ce{6FeO + O2 ->[高温] 2Fe3O4}\)

氧化铁:

  • 碱性氧化物:\(\ce{Fe2O3 + 6H+ -> 2Fe^3+ + 3H2O}\)

  • 氧化性:\(\ce{2Al + Fe2O3 ->[高温] 2Fe + Al2O3}\)

四氧化三铁:

  • 特殊氧化物:\(\ce{Fe3O4 + 8H+ -> Fe^2+ + 2Fe^3+ + 4H2O}\)

  • 氧化性:\(\ce{8Al + 3Fe3O4 ->[高温] 9Fe + 4Al2O3}\)

  • 还原性。

高炉炼铁

碳、铁矿石、空气、碳酸钙。

  • 碳提供还原性,同时燃烧提供热量。

  • 空气用于支持燃烧。

  • 碳酸钙用于除去铁矿石中的二氧化硅。

铁盐和亚铁盐

铁盐的物理性质

  • \(\ce{FeCl3*6H2O}\):黄色。
  • \(\ce{FeSO4*7H2O}\)(绿矾):浅绿色。

铁盐的化学性质

  1. 与碱反应:

    • \(\ce{Fe^3+ + 3OH- -> Fe(OH)3}\)

    • 迅速产生红褐色沉淀,可用于检验铁离子。

  2. 氧化性:

    • \(\ce{2Fe^3+ + Fe -> 3Fe^2+}\)

      加入 \(\ce{KSCN}\) 后,溶液呈血红色。

      加入足量铁粉后,溶液褪色。

    • \(\ce{2Fe^3+ + Cu -> 2Fe^2+ + Cu^2+}\)

      溶液由黄变蓝。

      应用:蚀刻铜电路板。

    • \(\ce{2Fe^3+ + 2I- -> 2Fe^2+ + I2}\)

      溶液由黄变棕黄。

      加入淀粉后溶液变蓝。

亚铁盐的化学性质

  • 与碱反应:详见亚铁的氢氧化物。

  • 氧化性:\(\ce{Zh + Fe^2+ -> Fe + Zn^2+}\)

  • 还原性:

    • \(\ce{2Fe^2+ + H2O2 + 2H+ -> 2Fe^3+ + 2H2O}\)

      加入 \(\ce{KSCN}\) 无色。

      逐滴加入酸性 \(\ce{H2O2}\),呈血红色。

    • \(\ce{Cl2,O2,KMnO4}\) 等氧化。

  • 亚铁盐的保存:(以硫酸亚铁为例)加入铁粉防氧化,加入适量稀硫酸防水解。

铁盐和亚铁盐的检验和除杂

  • 硫氰化钾 \(\ce{KSCN}\) 法:

    • 检验亚铁离子:加入 \(\ce{KSCN}\) 无明显现象,加入适量氧化剂(\(\ce{Cl2}\))变血红色。

    • 检验铁离子:加入 \(\ce{KSCN}\) 变血红色,加入适量还原剂(\(\ce{Fe}\))变无色。

    • 注意:\(\ce{Fe^3+ + 3SCN- -> Fe(SCN)3}\) 为配合反应,故即使 \(\ce{Fe(SCN)3}\) 不是沉淀也不能大量共存。

  • 铁氰化钾(\(\ce{K3[Fe(CN)6]}\))、亚铁氰化钾(\(\ce{K4[Fe(CN)6]}\))法:

    • 检验亚铁离子:加入铁氰化钾,产生蓝色沉淀(铁氰化亚铁)。

    • 检验铁离子:加入亚铁氰化钾,产生蓝色沉淀(亚铁氰化铁)。

  • 除杂:

    • \(\ce{FeCl2(FeCl3)}\)\(\ce{2Fe^3+ + Fe -> 3Fe^2+}\)

    • \(\ce{FeCl3(FeCl2)}\)\(\ce{Cl2,H2O2(H+),KMnO4}\)

碳酸亚铁的制备

如果用铁离子和碳酸根制备的话,会因为碳酸根碱性过强导致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杂质。

因此,需要用碱性更弱的碳酸氢根来制备硫酸亚铁,同时需要向碳酸氢根溶液中逐滴滴加亚铁离子溶液。如果反过来也会导致碳酸氢根碱性强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。

补充:高铁酸

制备原理:\(\ce{Fe^3+ + OH- + Cl2 / ClO- -> FeO4^2-}\)

正六价的铁是铁的最高价态,而高铁酸钾 \(\ce{K2FeO4}\) 也只在碱性环境中稳定存在。

高铁酸钾在受潮、受热,酸性、中性环境中会分解产生氧气。

因为其强氧化性,且还原产物三价铁离子可以起到吸附的作用,常用作杀菌净水剂。

铁和亚铁的氢氧化物

氢氧化物的物理性质

\(\ce{Fe(OH)3}\) \(\ce{Fe(OH)2}\)
颜色 红褐色 白色
溶解性 难溶 难溶

氢氧化物的化学性质

  • 碱性(弱碱性):

    • \(\ce{Fe(OH)3 + 3H+ -> Fe^3+ + 3H2O}\)

    • \(\ce{Fe(OH)2 + 2H+ -> Fe^2+ + 2H2O}\)

  • 不稳定性(易氧化):

    1. 生成白色絮状沉淀:\(\ce{Fe^2+ + 2OH- -> Fe(OH)2}\)

    2. 迅速变为灰绿色:不稳定,易被氧化。

    3. 最终变为红褐色:\(\ce{4Fe(OH)2 + O2 + 2H2O -> 4Fe(OH)3}\)

  • 三价铁离子的水解:

    \[ \ce{Fe^3+ + 3H2O <=> Fe(OH)3 + 3H+} \]
  • 热稳定性:受热产生三氧化二铁,以及水。

氢氧化物的制备

  • 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:

    • 向沸腾的水中逐滴滴加饱和 \(\ce{FeCl3}\) 溶液。

    • \(\ce{FeCl3 + 3H2O ->[\triangle] Fe(OH)3(胶体) + 3HCl}\)

    • 待溶液呈红褐色,停止加热。

  • 氢氧化亚铁固体的制备:

    • 液面用煤油或苯液封,不能用 \(\ce{CCl4}\) 因为其密度大于水。

    • 胶头滴管伸入液面以下。


Page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