化学与技术¶
离子相关内容¶
离子的共存¶
复分解型不共存¶
常见离子不共存:
离子 | 不共存离子和物质 |
---|---|
\(\ce{H+}\) | \(\ce{CO3^2-,HCO3-,OH-,SO3^2-,HSO3-,SiO3^2-}\)、氢前金属 |
\(\ce{OH-}\) | \(\ce{H+,HCO3-,NH4+,Cu^2+,Al^3+}\) |
\(\ce{CO3^2-}\) | \(\ce{H+,Ca^2+,Ba^2+,Ag+}\) |
\(\ce{SO4^2-}\) | \(\ce{Ca^2+,Ba^2+,Ag+}\) |
\(\ce{Ag+}\) | \(\ce{Cl-,CO3^2-,SO4^2-,OH-}\) |
氧化还原型不共存¶
-
酸性条件下硝酸根和亚铁离子。
-
咕咕咕。
配合反应不共存¶
-
铁离子和硫氰酸根。
-
咕咕咕。
双水解型不共存¶
-
硫离子和铝离子。
-
咕咕咕。
离子的检验和鉴别¶
观察法¶
-
离子颜色:
离子符号 名称 颜色 \(\ce{KMnO4-}\) 高锰酸根 紫红色 \(\ce{CrO4^2-}\) 铬酸根 黄色 \(\ce{Cr2O7^2-}\) 重铬酸根 橙红色 -
注意:清澈透明可以有色。
沉淀气体法¶
常见检验方法:
离子 | 检验方法 |
---|---|
\(\ce{H+}\) | 酸碱指示剂、氢前金属、碳酸氢盐、金属氧化物 |
\(\ce{OH-}\) | 酸碱指示剂、弱碱对应金属盐、铵盐 |
\(\ce{CO3^2-}\) | \(\ce{H+,Ca^2+,Ba^2+}\) |
\(\ce{SO4^2-}\) | 先加稀盐酸,后加 $\ce{BaCl2} $不溶解 |
\(\ce{NH4+}\) | 加浓氢氧化钠产生碱性、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|
滴定实验¶
- 咕咕咕。
离子的鉴别¶
- 咕咕咕。
离子的分离提纯¶
过滤¶
-
范围:固液不互溶。
-
仪器:烧杯、漏斗、玻璃棒。
-
通常伴随洗涤和干燥。
结晶¶
单一溶质:
-
不带结晶水且稳定的:
-
蒸发结晶,出现大量晶体时停止加热(蒸干)。
-
玻璃棒:搅拌,使受热均匀,防止喷溅。
-
-
带结晶水或不稳定的:
-
蒸发浓缩,冷却结晶,过滤,洗涤,干燥。
-
降温结晶:出现少量晶体或表面出现晶膜后停止。
-
多种溶质:
-
得到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小的:
-
蒸发浓缩,趁热过滤,洗涤,干燥。
-
趁热过滤:防止杂质降温析出,减少损耗,提高浓度。
-
-
得到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的:
-
加热浓缩,蒸发结晶。
-
蒸发浓缩,冷却结晶,过滤,洗涤,干燥。
-
洗涤¶
-
洗涤:使固体纯净,减少测量误差、提高纯度。
-
冰水洗涤:洗去晶体表面的杂志离子,减少晶体在洗涤过程中的溶解损耗。
-
无水乙醇洗涤:除去表面水分、易于干燥。
-
证明洗涤干净:取样,加沉淀试剂,如无沉淀则证明洗净。
-
干燥:连续两次干燥,质量差值小于 \(\pu{0.1g}\)。
升华¶
-
固固混合,其一易升华。
-
例如 \(\ce{NH4Cl}\) 受热分解,随即化合重新生成。
渗析¶
- 分离胶体和溶液,详见分散系。
蒸馏¶
-
蒸馏烧瓶内加入沸石防暴沸。
-
温度计球上表面与管下表面相切。
-
冷凝水从下进入,从上流出。
-
不能蒸馏共沸物(例如水和乙醇)。
-
分馏:多温度多产物,例如石油分馏。
滴定¶
-
常见滴定误差分析:
- \(\ce{I-}\) 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,滴定 \(\ce{I2}\) 偏高。
气体相关内容¶
气体的制取¶
发生原理1¶
气体 | 方程式 |
---|---|
\(\ce{H2}\) | \(\ce{Zn + H2SO4 -> H2 ^ + ZnSO4}\) |
\(\ce{CO2}\) | \(\ce{CaCO3 + 2HCl -> CaCl2 + H2O + CO2 ^}\) |
\(\ce{Na2CO3 + H2SO4 -> Na2SO4 + H2O + CO2 ^}\) | |
\(\ce{O2}\) | \(\ce{2H2O2 ->[MnO2] 2H2O + O2 ^}\) |
\(\ce{2KClO3 ->[MnO2] 2KCl + 3O2 ^}\) | |
\(\ce{2KMnO4 ->[\triangle] K2MnO4 + MnO2 + O2 ^}\) | |
\(\ce{HCl}\) | \(\ce{2NaCl + H2SO4(浓) ->[\triangle] Na2SO4 + 2HCl}\) |
浓硫酸滴到浓盐酸里(吸水放热、溶剂减少) | |
\(\ce{HX}\)(\(\ce{Br/I}\)) | \(\ce{3NaX + H3PO4(浓) ->[\triangle] Na3PO4 + 3HX}\) |
发生装置¶
加热 | 常温 | |
---|---|---|
固固 | 烧杯或试管 | 烧杯或试管 |
固液 | 烧杯或试管 | 烧杯或试管 |
固气 | 硬质玻璃管 | 玻璃管 |
液液 | 烧杯或试管 | 烧杯或试管 |
液气 | 烧杯或试管 | 烧杯或试管 |
气气 | 集气瓶 | 集气瓶 |
检查装置气密性¶
-
前提:有封闭气体生成。
-
理论:气压差。
-
方法:加热有气泡、冷却回流,封闭水柱。
净化装置¶
-
杂质的主要原因:水溶液挥发、副反应等。
-
净化原理:溶解性、酸碱性反应、干燥等。
-
净化的主要方式:洗气,粗进细出,长进短出。
收集装置¶
-
排气法:
- 根据密度和是否与空气反应选择。
长进短出 短进长出 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大 密度小 向下排空气法 密度小 密度大 -
排液法:
-
排水法:不与水反应。
-
排油等不与气体反应的物质法。
-
量气装置¶
-
上图为业余测量装置,测量结果会被压强、温度影响。
-
专业的量气装置,读数前需要冷却,调整左右液面向平后读数。
防堵塞装置¶
-
恒压分液漏斗。
-
在导管口放置棉花团,防止粉末堵塞试管。
-
下图左下。
防倒吸装置¶
尾气处理¶
燃烧式处理:
- 燃着的酒精灯:\(\ce{O2,H2}\)。
吸收式处理(注意防倒吸):
-
碱性溶液(\(\ce{NaOH}\) 溶液):\(\ce{SO2,Cl2}\)。
-
酸性溶液(稀硫酸):\(\ce{NH3}\)。
-
水(严格注意防倒吸):极易溶于水的 \(\ce{NH3,HCl}\)。
万能式处理:
-
气球收集。
-
然后扔给化学老师(雾)。
气体的检验和鉴别¶
气体的检验方法¶
气体 | 检验方法 |
---|---|
\(\ce{CO2}\) |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|
\(\ce{H2O}\) | 使无水硫酸铜变蓝 |
\(\ce{CO}\) | 还原氧化铜后,检验二氧化碳 |
\(\ce{H2}\) | 还原氧化铜后,检验水 |
\(\ce{HCl}\) | 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,使硝酸银溶液产生沉淀 |
\(\ce{NH3}\) | 使红色石蕊试纸变红,有刺激性气味 |
\(\ce{SO2}\) |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,使品红溶液褪色且可恢复,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|
\(\ce{Cl2}\) | 黄绿色,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,使品红溶液褪色且不可恢复 |
气体的检验步骤¶
-
检验先验水。
-
咕咕咕。
气体的鉴别¶
- 咕咕咕。
气体的除杂¶
气体的除杂方法¶
常见除杂方法:
除杂方法 | |
---|---|
\(\ce{CO2(HCl)}\) | 饱和 \(\ce{NaHCO3}\) |
\(\ce{CO2(SO2)}\) | 饱和 \(\ce{NaHCO3}\),酸性高锰酸钾 |
\(\ce{H2(HCl)}\) | \(\ce{NaOH}\) 或水 |
\(\ce{HCl(Cl2)}\) | 灼热铜网,生成 \(\ce{CuCl2}\) 后除杂 |
\(\ce{Cl2(HCl)}\) | 饱和 \(\ce{NaCl}\) |
\(\ce{N2(O2)}\) | 灼热铜网 |
\(\ce{NH3(CO2)}\) | 碱石灰 |
\(\ce{NO(NO2)}\) | 水 |
干燥装置:
固体干燥剂(球形干燥管、U 形管) | 液体干燥剂(洗气瓶) | |
---|---|---|
酸性干燥剂 | 五氧化二磷(氧化性) | 浓硫酸(氧化性) |
碱性干燥剂 | 碱石灰(生石灰、氢氧化钠) | |
中性干燥剂 | 无水氯化钙(和氨气配合反应) |
气体的除杂步骤¶
-
除杂后除水。
-
咕咕咕。
工业流程¶
工业流程概述¶
-
利益最大化:
-
药品:便宜。
-
装置:简单。
-
操作:方便。
-
环境:友好。
-
工业流程常用方法¶
-
粉碎:
-
增加原料与气体或液体的接触面积。
-
加快反应速率,使反应更充分。
-
-
控制温度:
-
避免反应物或生成物过热分解和水解。
-
例如:\(\ce{H2O2,NH4+,KMnO4,AgNO3,HNO3}\)。
-
-
通入惰性气体:
-
常通入氮气、氦气、氩气(仅非常活泼)等。
-
反应前排尽空气,反应后排产物,使充分吸收。
-
-
此处只放非七种元素相关的气体制取方法。 ↩
本页面最近更新:正在加载中,更新历史。
编辑页面:在 GitHub 上编辑此页!
本页面贡献者:RainPPR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