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转至

电化学

电化电池又称电化学电池、化学电池,是一种能够从化学反应中产生电能利用电能引起化学反应的装置。

按此定义,电化电池分为两种类型:

  • 原电池:包含伏打电池、伽伐尼电池,是产生电能与电流的电化学电池,即发生化学反应(氧化还原反应)将化学能转为电能的装置。

  • 电解池:又称电解电池,是利用电能且通过电解等方式产生化学反应的电化学电池,即输入电能引发化学反应的装置。

高中电化学的核心是导线中电子的运动。# 氧化还原反应

氧化还原反应

氧化还原概述

  • 定义: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。
  • 本质:电子的转移(得失或偏移)。

其中,化合价有:

元素 化合价规律
\(\ce{H}\) 一般显 \(+1\)
在金属氢化物中显 \(-1\)
\(\ce{O}\) 一般显 \(-2\)
在过氧化物中显 \(-1\)
\(\ce{F}\) 只显 \(-1\) 价(没有正价)

特殊物质化合价:

物质 物质 物质 物质
\(\ce{K2\val{Fe}{+4}O4}\) 高铁酸钾 \(\ce{K2\val{Cr}{+6}_2O7}\) 重铬酸钾 \(\ce{K\val{Mn}{+7}O4}\) 高锰酸钾 \(\ce{\val{O}{+2}\val{F}{-1}_2}\) 二氟化氧
\(\ce{\val{B}{+3}_2H6}\) \(\ce{\val{Si}{+4}H4}\) \(\ce{\val{C}{+4}H4}\) \(\ce{\val{S}{+6}_2O8^2-}\)

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特征:

  •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在一个反应中同时发生的。

  • 氧化反应反应伴随着化合价的升降,且升降总数相等。

反应物和生成物:

  • 氧化剂得电子,化合价降低,以自己的氧化能力将还原剂氧化,自身发生还原反应,被还原后生成还原产物。

  • 还原剂失电子,化合价升高,以自己的还原能力将氧化剂还原,自身发生氧化反应,被氧化后生成氧化产物。

简记为:升失氧化还原剂,降得还原氧化剂。

  • 歧化反应:一样的反应物或元素,其一化合价上升,另一下化合价降;常发生在碱性环境中。

  • 归中反应:两个或多个含有某元素而化合价不同的反应物,得到化合价相同的单一产物;常发生在酸性环境中。

对于反应的判断,有性质:

  • 所有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。

  • 有单质参与的化合或分解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。

总结规律如下:

  • 电子守恒:价态有升有降,且升降总数相等。

  • 能不变就不变:

    • 相近转化、能不相交就不相交。

    • 同时一个元素化合价不变的原子不参与氧化还原反应。

    • 相邻价态不反应。

  • 强者先行:假设法,例如 \(\ce{Cl2}\) 先氧化 \(\ce{FeI2}\) 中的碘离子。

氧化剂和还原剂

氧化剂 还原产物 氧化剂 还原产物
\(\ce{HClO,Cl2,KClO3}\) \(\ce{Cl-}\) \(\ce{KMnO4,MnO2(H+)}\) \(\ce{Mn^2+}\)
\(\ce{O2,H2O2}\) \(\ce{H2O}\) \(\ce{H2SO4(浓)}\) \(\ce{SO2}\)
\(\ce{HNO3(浓)}\) \(\ce{NO2}\) \(\ce{HNO3(稀)}\) \(\ce{NO}\)
\(\ce{Br2}\) \(\ce{Br-}\) \(\ce{I2}\) \(\ce{I-}\)
\(\ce{Fe^3+}\) \(\ce{Fe^2+}\) \(\ce{Ag+}\) \(\ce{Ag}\)
还原剂 氧化产物 还原剂 氧化产物
\(\ce{S2-,H2S}\) \(\ce{S}\) \(\ce{SO2,SO3^2-}\) \(\ce{SO4^2-}\)
\(\ce{NH3}\) \(\ce{N2,NO}\) \(\ce{H2O2}\) \(\ce{O2}\)
\(\ce{CO,C}\) \(\ce{CO2}\) \(\ce{I-}\) \(\ce{I2}\)

氧化性和还原性:

  1. 同种元素:

    • 最高价态只降不升,最低价态只升不降。

    • 一般价态越高氧化性越强,价态越低氧化性越弱。

  2. 互补性:单质氧化性越强,其对应的离子还原性越弱。

    • (金属)活动性顺序:

      氧化性:\(\ce{Ag+ > Fe^3+ > Cu^2+ > H+ > \dots > Fe^2+ > \dots}\)

      还原性:\(\ce{Au < Ag < Cu < (H) < \dots < Fe < \dots}\)

    • (非金属)活动性顺序:

      氧化性:\(\ce{F2 > Cl2 > Br2 > I2 > S}\)

      还原性:\(\ce{F- < Cl- < Br- < I- < S^2-}\)

  3. 根据反应条件与反应现象:

    • 与同一类反应物反应,条件越低越强。

    • 与同一类反应物反应,反应越剧烈越强。

  4. 不是很不准确的(存疑):

    • 通常价位变化越大越强(反例:硝酸)。

    • 通常浓度越大越强,酸性越强氧化性越强(对于 \(\ce{ClO-,MnO4-,NO3-}\) 等含氧酸)。

  5. 根据反应方程式判断:

    • 两强制两弱:氧化剂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,还原剂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。

    • 不能说氧化剂氧化性大于还原剂,只能说某一条件下某物质表现了氧化性或还原性。

  6. 有还原性不一定表现还原性,有强氧化性也不一定表现氧化性。

常见物质氧化性、还原性顺序表:

  • 氧化性:\(\ce{MnO4- > Cl2 > Br2 > Fe^3+ > I2 > SO2 > S}\)

  • 还原性:\(\ce{Mn^2+ < Cl- < Br- < Fe^2+ < I- < SO3^2- < S2-}\)

  • 上表使用方法,找到左上、右下两组为反应物,找到对应左下、右上为产物。

方程式配平

用箭头表示电子的转移,依据是得电子数等于失电子数。

  1. 标化合价升降。
  2. 根据化合价升降守恒配平变价元素。
  3. 根据原子守恒、电荷守恒配平其他元素和物质。

双线桥

双线桥

单线桥

单线桥

转移电子数为一条线上的,只考虑得到的电子数或者失去的电子数。

亚甲基蓝

亚甲蓝又称亚甲基蓝,注意亚甲(基)蓝并无亚甲基。

  • 分析化学中用亚甲蓝作为氧化还原反应滴定的指示剂,会比碘液更好。

  • 亚甲蓝的水溶液在氧化性环境中呈蓝色,但遇还原剂会被还原成无色形态,也是一种氧化还原指示剂。

  • 其亚甲蓝因为有还原性,注射液被用来治疗正铁血红蛋白血症,也用于解救硝基苯、亚硝酸盐和氰化物中毒等。

  • 蓝瓶实验也是以亚甲蓝的变色为基础的。可以用来检验水的溶氧量,反应是会令亚甲蓝液更蓝。

另外注意甲紫溶液(又称龙胆紫,详见生物)与亚甲蓝不同,应注意勿混用。

原电池

原电池的定义

原电池又称一次电池、初级反应电池,意指不可充电电池,是化学电池的一种,以化学能转变为电能而提供电力,且只可放电一次,当内里的化学物质全部起了化学作用后便不能再能提供电能,也不能将外部提供的电力储起,因此完全放电后便不可再用,这是因为其电化反应不可逆转。有别于可以反复多次充电(储起外部提供的电力)后再放电的蓄电池(二次电池、可充电电池)。

原电池售价及生产成本一般较便宜,例如常用的碱性电池,但若成本以整体寿命计算则不及一般的蓄电池便宜。

通常情况下的原电池特指伽伐尼电池(或称伏打电池),其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为电能,而提供电能的电化电池,属于一种原电池。

一个经典的由盐桥相连的原电池

一个经典的由多孔物相连的原电池

典型伽伐尼电池可由两种不同的金属与一种电解质组成,也可由两个半电池间以盐桥或多孔物相连而成;在表示的时候通常阳极在左,阴极在右。

原电池的组成

电极方程式

更多请见电池概述。

电解池

电解池的定义

电解池又称电解电池,是用于电解的装置,可以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,使某些平常情况下无法自发的化学反应得以发生。

电解池一般由电解液和两个电极组成,电解液可以是盐类的水溶液也可以是熔融的盐类。当在电极上加上外加电场时,电解液中的离子会被带相反电荷的电极所吸引,靠近该电极,进而在该电极上发生得电子或失去电子的还原或氧化反应。电解池的重要应用例子包括电解水、电解食盐水、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取铝等过程。

电解池通常使用的电流都达数百安培,材料的电镀和金属的精炼也通过电解池进行。

  • 与电源的正极相连的电极为阳极,阳极带正电荷,吸引带负电的离子在阳极上失去电子,形成气体逸出。

  •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为阴极,阴极带负电荷,吸引带正电的离子在阴极上得到电子,还原后生成金属或气体。

对于钠、镁、铝等较活泼金属的化合物,其中的金属离子很难得到电子还原成单质,故一般的还原法无法获得金属,可在电解池中通过外加电场促使还原反应发生。

电解池的组成

阴阳放电顺序

拓展内容

标准氢电极

标准氢电极(简称 SHE),是构成标准电极电势(\(E^0\))基准的工作电极。

\[ \ce{2H+(aq) + 2e- -> H2(g)} \]

这个半反应是在镀有铂黑的处于标准状态(气体压强为 \(1\) 大气压、\(c(\ce{H+})=\pu{1mol/L}\))的铂电极上发生的。

\(\pu{25^oC}\) 时,它的绝对电位大约为 \(\pu{4.44\pm0.02V}\),但为了给所有电极反应的电动势设立一个基准值,在任意温度下氢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都定义为零,其他电极的电势都是相对于标准氢电极而确定的。

镀一层铂黑是为了:

  • 更好地吸附氢气到表面上,同样能够加快反应速率。

  • 增大总的表面积。这会增大了反应的性能,加快反应速率。

干扰:

  • 由于铂电极有极高的吸附性,避免电极与溶液和有机物或是大气中的氧气接触是很重要的。

  • 其他一些能使催化剂中毒的物质包括:含硫和含砷的物质、胶体、生物碱以及一些生物体中的物质。

标准电极电势

标准电极电势是可逆电极在标准状态及平衡态时的电势,也就是标准态时的平衡电势。

\(E_{cell}^{o}\) 为电池的标准电位,可由阳极和阴极的标准电极电位计算而来:

\[ E_{cell}^{o}=E_{cathode}^{o}-E_{anode}^{o} \]

电化学极化

这种作用将电极与电解质隔离,妨碍两者之间的反应以及电荷交换。造成的即刻后果:

  • 还原电势降低,反应速率降低并可能停止。

  • 电流转变为热量,而不是所希望的化学功。

  • 电化学电池的自放电增长。

在电极和电解液界面上产生隔离性阻碍,从而影响反应机制以。

电化学的应用

二氧化碳还原

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反应是使用电化学手段将二氧化碳(\(\ce{CO2}\))还原的反应,可以得到特定的有机物或燃料(选择性催化),它是碳捕获与利用的最有前途手段之一。

\[ \ce{CO2 + 2 H+ + 2 e− ->[Sn] HCOOH} \]
\[ \ce{CO2 + 2 H+ + 2 e− ->[Ag] CO + H2O} \]
\[ \ce{CO2 + 8 H+ + 8 e− ->[Cu] CH4 + 2 H2O} \]
\[ \ce{2 CO2 + 12 H+ + 12 e− ->[Cu] C2H4 + 4 H2O} \]
\[ \ce{2 CO2 + 12 H+ + 12 e− ->[Cu] C2H5OH + 3 H2O} \]

阳极钝化处理

阳极处理是电解钝化处理的一种,用来增加金属零件表面氧化层的厚度。

  • 阳极层最常用来保护铝合金,也有其他例如钛、锌、镁等。一般铝合金很容易氧化,氧化层虽然有一定钝化作用,但长期暴露依旧会剥落、丧失保护作用,阳极处理利用其容易氧化的特性,以电化学方法控制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层,以防止铝材进一步氧化。

  • 增加表面的机械性质(但是不能增加铝材的强度),产生各种色泽增进美观的。在电子回路中金属零件被放置于阳极,阳极处理使金属零件较不易腐蚀及磨损,且使底漆更能完整附着上零件,阳极处理提供多种表面修饰的效果,如镀上较厚且多孔的表面使染料更容易被吸收,或是较薄的透明层以增加反光能力。

含铁的金属通常不会用电解来处理,而是置于硝酸中做阳极处理,或用发烟硝酸来形成一层黑硬的氧化铁。

Kolbe 电解

Kolbe(柯尔贝)电解是羧酸盐电解时以自由基机理发生脱羧二聚生成烷烃的反应。

\[ \ce{2RCOO- + 2H2O -> R-R + 2CO2 + 2OH- + H2} \]

一般以高浓度的羧酸钠盐作原料,在中性或弱酸性环境中进行电解。电极以铂制成,阳极产生烷烃和二氧化碳,阴极产生氢氧化钠和氢气。羧酸的碳数最好适中,一般在 \(10\) 个左右。反应的副产物有低碳烷烃、酯和醇等。

电镀技术

氯碱工业

如制取铝的霍尔-埃鲁法,其基本反应是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得单质铝:冰晶石、氧化铝和氟化铝的混合溶液加上直流电压后,带正电的铝离子会聚集在阴极附近,获得电子生成单质铝,而氧离子则在石墨或焦炭制成的阳极附近失去电子,生成氧原子。

电化腐蚀

伽伐尼腐蚀(galvanic corrosion),意译为电偶腐蚀或电化腐蚀,是指当两种不同的金属相接(电气连接),并同时与电解质(例如盐水等)接触时,会形成伽伐尼电池,因电化学作用造成的金属腐蚀现象。


Page Top